超级利好!陕西破局——植物提取物终获“正式身份”,千亿市场迎来‘黄金拐点’!

文章来源:植提桥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回归自然”理念的不断升温,天然植物提取物越来越受到食品、医药、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的关注和推崇。据西安海关统计,2024年1-4月,陕西出口植物提取物5342吨,货值6.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2%和26.1%。

为助推陕西植物提取物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底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陕西省食用植物提取物生产许可审查方案》,现在已经正式施行!

图源:陕西省市监局官网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的《陕西省食用植物提取物生产许可审查方案》,标志着植物提取物的身份从“模糊地带”走向“合法化”,植物提取物用于普通食品有了“正式身份”。
        植物提取物这个年产值超千亿的行业,长期面临一个尴尬情况:没有合法身份,只能顶着“固体饮料”的名号生存。以前企业生产时只能套用“固体饮料”、“调味料”等标准,导致工艺不匹配、分类混乱。名字也只能叫人参粉,人参固态饮料等,严重制约提取物行业发展。
        直到2024年末,陕西率先打破僵局!主导出台并实施了《陕西省食用植物提取物生产许可审查方案》,食品用植物提取物终于被正名,为植物提取物量身定制了生产规范,让企业有章可循、有证可办。这不仅是地方政策的创新,更可能成为打响全国行业规范化的“第一枪”。

陕西此次政策,绝非简单的“身份认证”,而是从根源上重塑行业规则:

突破一:精准分类,首次将植物提取物归入“其他食品”类别(编号3101),明确其食品原料属性。品类明细归为,其他食品:食用植物提取物(标准或公告中的名称)。允许使用的食用植物清单严格限定为药食同源、新食品原料等,既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又为产品创新划清边界。

突破二:生产门槛升级,淘汰‘小散乱’‘固体饮料分装合法’,要求企业必须拥有完整生产线,禁止分装模式,从源头杜绝“贴牌加工”。

突破三:全程溯源,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出厂检验,全链条安全数据可追溯。未来,随着数字标签的推行,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即可查询产品“前世今生”,食品安全信任会得到缓解。

突破四:新规抬高了食用植物提取物行业的资金和技术门槛,具备提取工艺、成分研究能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原料领域技术派企业上位,行业竞争焦点从“低价”转向“高纯度、高活性、定制化”。

目前,湖南、广东、云南等植物资源大省已在观望。陕西推行成功,国家层面有望出台统一标准。长远看,行业将告别“一省一策”,迈向规范化、国际化,为提取物出口欧美高端市场铺路。

陕西的新规,看似只是解决了一个分类问题,实则是国内天然食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附件:《陕西省食用植物提取物生产许可审查方案》文件具体内容
植物提取物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初,基本完成工业化的欧美等发达国家掀起了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人们对具有副作用的化工合成产品关注度和排斥度逐渐上升,对天然、安全的植物提取物好感回归、大为推,行业应势兴起。1994年,美国颁布了《膳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正式接受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食品补充剂使用,植物提取物行业迅猛发展起来。

我国中医历史悠久,医药人员自古重视对植物的性状、药性的分析。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由来《神农本草经》,明朝时期李时珍所撰写的《本草纲目》将植物提取推到了鼎盛时期,《本草纲目》共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计有1094种。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提取技术让植物的功能性得以更好的发挥。

人类“崇尚天然,回归自然”的呼吁声越来越高,无论是在养殖端,还是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植物提取物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已经体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