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国人存在肠道问题:新菌株、新纤维、天然提取物成发力点
肠道是动物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健康饮食能够维持肠道健康,如果饮食不当,也可能会导致肠道问题,肠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机体健康。
肠道是动物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健康饮食能够维持肠道健康,如果饮食不当,也可能会导致肠道问题,肠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机体健康。
在现代社会,酒精消费已成为许多人社交、庆祝和放松的一部分。然而,过量饮酒带来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对肝脏的损害,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潜在的天然解决方案——微藻。这些微小的水生生物不仅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还可能通过其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帮助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害,甚至提升酒量。
作为CPHI & PMEC China的重头戏,2025年度工厂参观企业招募今日重磅启动。活动以无缝对接、现场洽谈和实地考察为亮点,旨在为制药企业搭建展示生产实力、产品质量和企业文化的全方位交流平台。通过真实场景撬动高价值合作,企业能够在国际化生态网络中抢占先机,开启品牌影响力与商业转化的双重跃升!
在全球制剂产业竞争从“产能扩张”转向“价值博弈”的新周期下,撬动市场增量、提升产业价值链已成为药企的核心战略方向。当前,我国制剂行业正逐步从单一的出口驱动模式向开放型、多元化的进出口双向循环模式转型。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本土制药企业主动升级外贸合作模式、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的创新实践,也折射出了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变革,为我国制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开辟了新路径。
近日,印度生物科技大展(BioAsia)于海德拉巴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展会有两点引起了行业注意:一是跨国药企进一步加大了对印度的投资力度。安进在海德拉巴投资2亿美元建新中心、雇用2000名员工,专注于应用AI和大数据科学来开发药物;默沙东在印度扩招,员工从1800 人增至2700人,并设立了新技术中心。
近日,印度生物科技大展(BioAsia)于海德拉巴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展会有两点引起了行业注意:一是跨国药企进一步加大了对印度的投资力度。安进在海德拉巴投资2亿美元建新中心、雇用2000名员工,专注于应用AI和大数据科学来开发药物;默沙东在印度扩招,员工从1800 人增至2700人,并设立了新技术中心。
今年全国两会,陈保华聚焦党和国家部署的重大任务带来2份建议,围绕医药行业,提出了在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中增设“出口豁免”规定、原料药分段生产相关法规、推进国家药品监管体系加入WLA清单、鼓励仿制药抗疫产品等6条建议。
近期,国家医保局指导湖北省医保局牵头的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共涉及两个批次37个采购组54个品种,共373个代表品中选。如何促进中成药价差合理化?如何助力中成药回归“简便廉验”?如何倒逼行业自律、促进高质量发展?新华社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和麦肯锡健康促进研究院(McKinsey Health Institution)近期发布的一项分析显示,相对于男性,女性处在健康不佳状态的事件要多出25%
2025年2月,3个1类新药首次申请上市;改良型新药方面,9个品种有新适应症申报上市,其中3个品种合并新剂型和新适应症;224个品种按新分类仿制申报一致性评价,其中47个品种暂无国内仿制获批,富马酸伏诺拉生片的申报企业最多,石家庄四药申报品种数最多;27个存量品种有企业申报一致性评价,其中2个品种为首次申报。
呼吸系统用药是临床常用药,近几年受国采与新品上市的叠加冲击,市场洗牌严重,第十一批国采即将启动,又有16个热销产品或迎来新挑战。
分子砌块,这一新药研发的“黄金钥匙”,凭借快速结构拼接替代传统从头合成的优势,让苗头化合物筛选和优化周期大大缩短,显著降低研发成本,提高药物开发效率。
2025年2月25日,强生公司宣布其创新药物特诺雅达®(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静脉输注))和特诺雅®(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在中国获得批准,用于治疗对传统治疗或生物制剂应答不充分、失应答或不耐受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成人患者。
在抗体偶联药物(ADC)成功撬动千亿肿瘤市场后,新一代抗体-寡核苷酸偶联药物(AOCs)正在冲破传统疗法的天花板。这种通过单克隆抗体精准递送基因治疗载荷(如siRNA、反义RNA)的技术,被视为“靶向+基因编辑”的终极组合。然而,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征途上,AOCs的技术难点与商业化挑战远超想象。
在全球医药行业的激烈角逐中,研发实力始终是各大跨国药企(MNC)的核心竞争力。笔者统计的“2024年MNC研发投入TOP10”榜单显示,头部药企的研发投入再创新高,前十名总投入超过1200亿美元。
为发现和鼓励业内标杆,助力天然原料产品脱颖而出,2025年“Natural Ingredients Awards”将作为CPHI China天然提取物展区的重磅活动之一升级归来。本次活动将分设「原料创新奖」、「应用创新奖」、「技术创新奖」三大奖项,旨在展示极具市场潜力和应用价值的产品和技术,为天然原料供应商及膳食补充剂、功能性食品、食品饮料、美容个护产品和特医食品等领域的企业在研发、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带来更多启发,充分激活天然提取物产业活力,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月1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甜叶菊多酚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甜叶菊多酚、马基莓花色苷、小麦极性脂质等多款植物提取物正式获批“新食品原料”。
2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甜叶菊多酚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甜叶菊多酚等5种物质正式成为新食品原料,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等8种物质正式成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回归自然”理念的不断升温,天然植物提取物越来越受到食品、医药、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的关注和推崇。据西安海关统计,2024年1-4月,陕西出口植物提取物5342吨,货值6.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2%和26.1%。
包裹在纳米颗粒(PNP)中的植物分子(如外泌体样纳米颗粒(ELN))存在于多种食物,并在局部和全身调节重要的肠道微生物群活性和宿主生理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生姜来源的ELN (GELN)可以通过调节小鼠肠道乳杆菌的色氨酸代谢来缓解结肠炎,而大蒜来源的ELN优先被肠道疣微菌门摄取,从而有助于逆转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
全球抗衰护肤需求持续攀升,叠加环保理念深化,天然植物成分正重塑市场格局。魔镜洞察数据显示, 2023年11月-2024年10月,线上美容护肤市场销售额达3165亿元,累计销量23.33亿件、同比增长5.7%,消费者需求一直存在。
你是否曾经幻想过,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让你保持年轻,延缓衰老?最近,一项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研究为我们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Omega-3脂肪酸可能正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青春之泉”!
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承担着解毒的重任,是对人体的健康极为重要“五脏之一”。然而,随着当下社会整体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工作压力加重以及饮酒文化的盛行,肝脏疾病仍然十分严重。
银屑病(Poriasis)是一种常见且复发率高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表现为局限或广泛分布的鳞屑性红斑或斑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磷酸二酯酶4(PDE4)是近年来银屑病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药物靶标之一,但目前临床使用的PDE4抑制剂如阿普斯特(Apremilast)存在胃肠道等副作用而限制了其应用。
暴露在强烈阳光下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短期会产生红斑或晒伤,长期则会导致皮肤过早老化甚至皮肤癌。市场上的防晒霜往往由各种化学防晒剂进行复配,但研究显示,频繁使用合成防晒霜会影响人体健康,引发过敏和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糖尿病和高血压作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两个主要病种,其治疗药物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指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按照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随着集采常态化和医保控费的推进,药企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态度更加积极。2025年以来至今,至少已有5家药企公告公司药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包括上海医药、华润双鹤、太极集团和仙琚制药等。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新药创新现状,本期盘点了2024年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上市申请信息,通过对药品类型、治疗领域等内容的梳理,以期为生物医药创新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赛道有放量需求、竞品做得好,不代表可以盲目放大后入局新药和仿制的市场预期。近期,CDE官网显示,四川科伦的“芦曲泊帕”API激活转A,为全国首家。齐鲁紧随其后,预计过几个月会有相关更新;原研则未在平台做相关登记。
为推动原料药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整合医疗医药数据要素资源,围绕创新药等重点领域建设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
12月24日,华纳药厂发布公告称,公司2款原料药同日获批上市,为重酒石酸间羟胺、地夸磷索钠,分别适用于低血压和眼干患者。华纳药厂表示,这两款原料药的获批,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夯实“原料制剂一体化”的优势,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衰老,是一个复杂、多阶段、渐进的过程,发生在生命的整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体的器官、肌肉会逐渐衰老。同时,衰老也导致许多慢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痴呆症、癌症等。
毛喉鞘蕊花(Coleus forskohlii),又名印度彩叶草,是一种在传统阿育吠陀医学中有着悠久使用历史的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脏病、疼痛和抽搐等各种疾病。
《Nature》官网12月30日消息,一研究团队从钩藤中鉴定出8个三萜酯类化合物,其表现出对HIV-1蛋白酶(PR)的强效抑制作用,可能导致开发出更易于耐受和依从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药物方案。
尿酸(uric acid,UA)水平过高会增加痛风、肾病及心血管疾病风险[1-3]。高尿酸血症的治疗通常依赖于别嘌呤醇和非布司他等药物,这些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活性来减少UA生成。
中国原料药(API)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当时,继续在全球产业链重塑中保持优势。中国原料药出口以大宗原料药为主,出口规模整体稳步增长,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印度、东盟、美国、日本等市场。
近日,多家原料药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了2024年三季报,不少原料药企业都走出颓势,拿出了超出市场预期的业绩表现。作为多年位列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我国原料药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态势一直备受瞩目。
下半年以来,FDA的这把火终于烧到了大热的多肽赛道,有意思的是相比9月以来FDA给两家中国CRO检测公司、超过3家中国OTC生产企业发警告信的严峻形势,多肽原料药可谓是开了绿灯,检一家过一家,好消息连连。
12月12日,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在上海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引起行业热议。本轮集采涉及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多个领域产品,其中超过10亿元市场规模的大品种达到20个。
截至11月29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逾20家上市公司公告,相关药品新进、续约或新增适应症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业内人士认为,医保药品谈判将众多优质创新药品纳入医保目录,极大激发医药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为医药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近期,国内药企在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领域进展消息不断。仿制药方面,12月24日,翰宇药业宣布,公司利拉鲁肽注射液正式登陆美国市场。创新药方面,12月18日,翰森制药宣布,公司授予默沙东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HS-10535全球独家许可权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病理基础,是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但目前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牡丹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类黄酮、单萜、单宁和酚酸,在一项临床研究中牡丹叶被报道能有效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缓解痛风,但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皮肤上会悄悄出现一些褐色或黑色的斑点,这就是让人烦恼的老年斑。虽然它对健康通常没有太大影响,但却在不经意间泄露了我们的年龄秘密。
天然产物干预已成为增加模式生物健康寿命和延缓衰老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茶是著名的抗衰老干预选择之一,因为喝茶是最可接受的健康生活方式,因为它的历史悠久且对人类身心健康有益。
干细胞衰老是生物体衰老的重要驱动因素,衰老会导致肠道干细胞(ISC)受损,从而减少其数量和功能。早期研究显示,调节肠道干细胞的活性可以促进肠道稳态和延长寿命。
在经历了10年的跃升式发展后,中国医药行业已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底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数量的比例达20%以上,在全球已经跃居新药研发第二位。
近日,扬子江药业申报的4类仿制药ω-3脂肪酸乙酯90软胶囊获批生产并视同过评,为国产第6家获批。该产品用于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降低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500mg/dL)成年患者的甘油三酯(TG)水平。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23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3万亿元,达到33357.1亿元,(全研发型)企业的研发投入约为120亿元,尽管产生了800亿元的销售额,但尚未转化为利润。
据国家医保局消息,2024年12月12日,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产生拟中选结果。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集采通过以量换价更多体现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岭药业作为国内中药创新药企业,近年来坚持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8.53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5.72亿元。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宁、王书航教授团队在Pharmacologica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药品许可交易趋势的文章,描绘了过去五年中国药品技术许可的全面图景,呈现了中国医药行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发展历程。
大脑是一个重要的互联网络,内部包含数百种可能的连接,允许多种机能发挥作用。当人类开展日常生活时,大脑开始优先考虑特定的神经通路,以提高运转效率。它支配着我们的运动、感觉、情绪、记忆等等, 保护大脑健康可以说是一切健康的基础。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尿酸已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高尿酸不仅会导致痛风,还可能与慢性肾脏病(CKD)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幸运的是,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天然的健康宝藏,乌梅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富含多糖的乌梅果汁浓缩物(PFC)对降低高尿酸、改善慢性肾脏病有显著效果。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您一起了解乌梅如何成为降尿酸的小能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由于卵巢功能衰竭导致雌激素流失引起,成骨细胞骨形成和破骨细胞骨吸收导致的骨稳态不平衡被认为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
曾用名青蒿提取物,它含有青蒿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有效成分。有广谱抗菌性,对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等有较强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还有较好的持水能力,可用作化妆品保湿剂。
近日,基于新学科“模块药理学”研发的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1.1类中药新药九味癥消颗粒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标志着中药新药研发取得突破性阶段进展。
10月25日,上海一女子因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后因各种原因导致疾病控制不佳,最终导致肾衰竭,需要常年透析维持生命,最终赴瑞士接受安乐死。
我国医药工业正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全国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5%,占全部工业比重3.7%,创新药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
11月21日,普洛药业(16.630, 0.00, 0.00%)发布关于获得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的公告。披露全资子公司浙江普洛家园药业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
在人口老龄化、大量专利药到期、带量采购模式、政策推动等多重驱动因素影响下,原料药行业成长空间一直被业内看在眼中,近日,天猊投资、汇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冰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金光紫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超20家机构就通过电话会议方式,与北交所原料药公司森萱医药进行了简单交流。
原料药行业作为医药制造的上游,承担着为下游制剂企业提供原材料的重要角色。近年来,受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原材料成本波动、环保政策、行业竞争格局等多种因素影响,原料药行业经历了一段波动期。
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倡导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糖尿病健康服务的核心,促进患者享有健康生活。接下来节选北京工商大学朱运平和任斐发表的关于降血糖食品原料的内容
消费者对于绿色、天然产品需求的增加推植物提取物市场持续扩容,线上市场持续增长;2023年植物提取物营养保健品的销售额已攀升至498.9亿元人民币。
作为抗氧化界的两大扛把子:”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竟然不是同一东西,仅仅一字之差,它俩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成分。
2023年中国与全球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1953.65亿美元,其中进口额933.09亿美元,出口额1020.56亿美元,在全球医药贸易中,中国占据重要地位。在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中国具有突出优势,甚至占据了产业链的核心份额。
多氨基酸多糖缩合物是“纳金肽”的主要活性成分。纳金肽是一种全新的类肉毒多肽,是六肽(类肉毒素胜肽)的高阶升级版,是把具有抗老功效的超分子多肽用20纳米的金颗粒包裹而成。“纳金肽”是“超分子多肽技术” 和“纳米金工程化专利技术”的结合,增强了肽链的坚韧度,整体穿透力、稳定性和亲和力都显著提高,抑制神经递质的能力翻倍提升。
今年9月,科伦药业公告称,公司的地屈孕酮片获批上市,剂型为片剂,规格10mg,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4类。地屈孕酮片是一种孕激素制剂,2023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额超过20亿元
通常,肥胖被称为万病之源,会显著增加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病风险。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肥胖定义为疾病。目前,全球有近9亿成年人患有肥胖症。长期以来,治疗肥胖症缺乏安全有效的手段,肥胖症药物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2024年前二季度,中国与全球医药产品贸易总额达到1474.91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683.1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38%,而出口额为791.7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12%。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医药产品出口呈现出企稳回升的趋势
11月6日,诺和诺德在本届进博会宣布其首展的全球首个胰岛素周制剂诺和期(依柯胰岛素注射液)将于2024年11月底在中国商业上市,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开启胰岛素治疗周制剂时代。
从原料药到高端制剂,从“出海授权”到产品出海;从0到有,从有到多……作为成都医药健康产业重要承载地,近年来,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创新产品已进入密集“收获期”。除了前沿技术频频取得突破,诞生多个“全球首个”“全国首个”;近期越来越多的“生物城造”药械产品开始踏上出海征程,受到市场瞩目。
一股「肽」风正劲吹化妆品行业——从原料供应商到品牌商,从创新研发到市场应用,整条产业链都在为这个充满想象力的赛道摩拳擦掌。因其多样的护肤功效——抗衰、修复、保湿等,肽已成为当下护肤产品中炙手可热的成分。本文尝试从剖析其在行业中的应用趋势,揭示独特的市场潜力……
艾瑞咨询与京东健康近日联合发布的《中国银发人群健康养老消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向老年人群以及为进入老龄阶段做准备的群体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预计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左右。
甾体药物作为全球第二大类药物,以其广泛的应用和显著的疗效在医药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甾体类药物主要包括皮质激素、性激素和肌松类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湿疹等皮肤疾病,以及过敏性休克、前列腺炎等内分泌疾病。
药物临床试验期间、药品上市后都可以提出新增适应症的申请,本文总结了几种常见的新增适应症的情形,从法规依据和注册路径两方面概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但可能存在考虑不周全的地方,欢迎各位同行指正。
“创新”“出海”是医药行业公认的两大主要发展趋势,以扎实的研发实力及持续的研发投入推动新药研发,既是政策对于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也是不少药企未来核心发展主线。
据日本经济新闻媒体9月份的报道,受“去风险化”思潮影响,欧洲正试图摆脱其对中国药品供应的依赖,夺回原料药的控制权。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医药制造业前三季度增长3.1%,低于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8%),也低于制造业同比增速(6%),以及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速(9.1%)。
以华海药业(19.100, -0.02, -0.10%)和国药现代(12.210, 0.03, 0.25%)为代表的原料制剂一体化龙头药企,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均实现较高的增长,这主要受益于原料药景气度回升,以及持续降本增效,管理和制剂一体化红利兑现。
近日,宝洁公司(P&G)对外宣布申请了一项新的油基洁面膏的专利。据称,该新专利以天然蜡为结构剂,即“温和清洁皮肤,让它感觉水润柔滑”,旨在满足消费者对使用更清洁、天然原料的产品不断增长需求的同时,保持产品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