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分子药物有哪些“高光时刻”?
12月,诺华以29亿美元收购小分子药物PTC518,聚焦亨廷顿病;百济神州以18亿美元揽获石药集团的SYH2039,探索实体瘤治疗潜力。这些大额交易,连同年内340起交易合作、730亿美元的潜在交易总额,再次证明小分子药物的战略地位。
12月,诺华以29亿美元收购小分子药物PTC518,聚焦亨廷顿病;百济神州以18亿美元揽获石药集团的SYH2039,探索实体瘤治疗潜力。这些大额交易,连同年内340起交易合作、730亿美元的潜在交易总额,再次证明小分子药物的战略地位。
AI在医药研发中的应用正深刻改变传统模式,从药物发现、临床试验到个性化治疗,AI技术通过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加速创新,成为医药领域的革命性工具。以下是AI助力医药研发的六大核心场景及典型案例
国产抗肿瘤ADC在数量上领跑,其中CLDN-18.2 ADC和B7-H3 ADC药物竞争尤为激烈。信达生物、阿斯利康/乐普/康诺亚、恒瑞、礼新医药的四款CLDN-18.2 ADC,以及翰森制药、第一三共/默沙东、宜联生物的三款B7-H3 ADC均进入Ⅲ期临床,有望获批。进口ADC方面,默沙东的ROR1 ADC也进入Ⅲ期。
为助力我国创新药物研发,2025年6月24-26日,“第二十三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CPHI China 2025)合同定制展区”将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2/E7馆再度启幕。展区将汇聚服务于新药研发领域的优质CXO企业莅临现场,如凯莱英、博腾、九州药业、安徽万邦医药、六合宁远等,集中展示医药研发、工艺优化及商业化生产相关的前沿技术与服务,赋能药物研发持续提质提速。
随着海外医药行业资本活动的逐渐活跃,国内CXO企业对国际化布局也更为重视,强化亚太、欧美、新兴地区等海外市场布局的转型模式逐渐脱颖而出,新一轮战略创新策略或将探索出一条独特的资源优化之路。与此同时,随着AI等前沿科技的不断渗透和加持,CXO企业也急需强化自身技术创新,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探索并开辟出创新驱动的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