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花青素的发现
原花青素的正式发现是法国波尔多大学马斯魁勒(Masuelier)博士于1948年首先在花生红色包衣中发现的,后来在松树皮、葡萄籽中都成功提取了更高纯度的原花青素。
1928
匈牙利科学家阿尔伯特·森特·焦尔季(Albert Szent-Gyorgyi)在柑橘类水果中发现了维生素C,由于维C可以针对性地治疗坏血病,因而也被形象的称为抗坏血酸。
在发现一位加拿大科学家在实验室合成了100%纯度地维生素C,合成的维生素C几乎没有抗坏血病的功效。这一结果让阿尔伯特博士思考,他从植物中提取的“粗品”维生素中肯定还含有一种神奇的物质,和维生素C协同对抗坏血病。这种物质就是原花青素,被马斯魁勒博士证实。
1948
二战后,当时法国物资匮乏,决定将花生下脚料收集利用起来作为牲口饲料,但牲口们并不喜欢这种饲料。当时在波尔多研究院做博士论文的马斯魁勒出色的完成了调查任务,不仅证明了饲料无毒,还推断出花生仁的包衣中含有的苦涩物质就是原花青素。
同时还发现原花青素这种物质对改善水肿的症状也十分有效,在院长的支持下,对怀孕的院长夫人做了测试,于是,院长夫人成了第一个受益者。同时也体现出原花青素不仅功能强大,还对孕妇没有副作用,更可以用在普通人身上了。
2000
发达国家的医学专家、科研人员对无数病症和几代人进行了临床研究,证明了原花青素具有超级强的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效果。
概念解析:原花青素≠花青素
很多人认为原花青素就是花青素,其实不然,他们在化学结构、颜色、存在的区域都是有不同的,虽然差别一个字,却是两种物质。
按化学结构,原花青素属多酚类物质,花青素属类黄酮类物质。原花青素也叫前花青素,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均可产生花青素,故将这类多酚类物质命名为原花青素。
什么是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表儿茶素结合而成。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最简单的原花青素是儿茶素或表儿茶素或儿茶素与表儿茶素形成的二聚体,此外还有三聚体、四聚体直至十聚体。按聚合度的大小,通常将二至四聚体称为低聚体原花青素(OPC),将五聚体以上的称为高聚体原花青素(PPC)。在各类原花青素中,二聚体分布最广、研究最多,是最重要的一类原花青素。
什么是花青素
花青素又称花色素,简称VMA,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其母核的基本结构是一个高度共轭的2-苯基苯并吡喃阳离子。两个苯环由3个碳原子连接,形成C6-C3-C6骨架,即花青素基序。两个苯环碳位上的交替取代基导致形成结构各异的花青素;
在植物中常见的有6种,即天竺葵色素、矢车菊色素、飞燕草色素、芍药色素、牵牛花色素和锦葵色素。自然条件下游离的花青素极少见,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等通过糖键形成花色素。
功效对比:原花青素强于花青素
花青素VMA存在蓝莓、黑豆、紫薯等水果和蔬菜中,最主要的作用是缓解眼部疲劳,加速维生素A在视网膜上合成视紫质的速度,它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能力远不及OPC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中的羟基结构含有大量的氢供体,能与氧化物和自由基结合,从而阻断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清除自由基能力远远超过维生素C,是一类功效很强的ROS清除剂和脂质过氧化抑制剂,原花青素与人体中的各类抗氧化物质可协同作用,具有防止细胞氧化损伤、细胞衰老等作用。
原花青素比其他黄酮类物质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是源于多酚分子中大量酚羟基,酚羟基在体内释H+,竞争性地与自由基结合,从而保护脂质不被氧化,阻断自由基链式反应,并且反应后产生的半醌自由基能通过亲核加成反应生成具有儿茶酸及焦酚结构的聚合物,仍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原花青素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稳定性对比:原花青素好于花青素
花青素的稳定性较弱:
花青素的稳定性受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影响,由于花青素缺少电子的结构性特征,易受到活性氧负离子的攻击,再加上温度、光照、金属离子、氧气等外界因素都会影响花青素的稳定性。花青素对温度敏感,储藏加工过程中要避免高温环境。阳光照射会加速花青素降解,不同光线对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花青素必须避光保存,避免与氧气直接接触。
花青素随着细胞液pH值的变化而变色,pH<7时呈红色,pH7-8时呈紫色,pH>11时呈蓝色。除此外,花青素的颜色还受羟基、甲氧基和苷元部分的数量和位置的影响。而且,在酸性条件下,花青素的显色效果增强,可以通过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来稳定颜色。花青素分子中同时含有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易溶于极性溶剂,如水和醇类化合物(如甲醇和乙醇),但在非极性溶剂(如氯仿)中几乎不溶。
原花青素的稳定性相对较强
将 OPC 溶液分别置于 60℃、80℃水浴中加热不同时间,在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其吸光度。
从图中可看出,OPC原花青素对温度的当 T≤60°C 时,加热3h 后吸光度变化不大,说明 OPC 较稳定; 当 T=80°C时,随加热时间的延长,溶液吸光度增大,且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变化越显著。因此,OPC 在提取和应用过程中,温度在60°C内较为稳定。
将OPC原花青素溶液分别放置于室内暗处、室内自然光下放置及室外强光下照射,一定时间后测其吸光度。
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暗处和自然光条件下,吸收度略有波动,总体影响不是很大。OPC原花青素的光稳定性较强。
原花青素在酸性和加热条件下可产生红色花青素。特别是不同聚合程度的原花青素,其稳定性存在实质性差异。低聚OPC原花青素具有更好的耐光性和耐热性稳定性更高(pH值2.0-6.0)。
OPC原花青素功效解读
抗氧化
氧化和炎症反应伴随着人体的整个生命过程。当 ROS 的积累超过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清除能力时,就会发生组织细胞的过氧化损伤。皮肤是人体暴露于各种外部刺激(如吸烟、饮酒、紫外线辐射和常见污染物)的一部分。细胞中 ROS 的过度积累会导致皱纹、不规则色素沉着和加速皮肤老化。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天然物质对氧化应激损伤的抵抗效果,从而延缓衰老。
OPC原花青素是目前公认最强天然抗氧化成分。原花青素体内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
2021年12月7日,全球顶级科学杂志《Nature Metabolism》发布重大研究成果《The flavonoid procyanidin C1 has senotherapeutic activity and increases lifespan in mice》——中国研究团队从特定葡萄籽中提取出PCC1(原花青素C1),PCC1能够高效且安全地清除衰老细胞,单独对衰老小鼠使用PCC1,助其延长健康中位寿命64.2%。
在体外抗氧化试验中,原花青素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维生素C。同时它具有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起到抗氧化作用的酶,原花青素可以通过提高这三种酶的活性来增强抗氧化作用。
中科中植研发团队实验发现添加0.15mg/ml浓度的0.5%含量的沙棘原花青素就能清除掉90%的自由基。
美白
皮肤偏黑或者形成暗斑主要受黑色素大量形成后累积、皮肤氧化、角质细胞沉积、肌肤微循环差及体内毒素淤积等因素影响。原花青素可以将黑色素的邻苯二醌结构还原成酚型结构,使色素褪色,还可以抑制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的活性。
研究表明,原花青素以可逆混合竞争方式抑制酶的活性,可能通过B环上的羟基与酪氨酸酶活性中心的铜离子发生螯合而影响酶的催化活性,还能直接作用于酪氨酸酶的催化产物而起到抑制酶活的效果。
抗糖化
糖化反应最终产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简称AGEs。AGEs在细胞内和细胞外皮肤环境中积累会导致胶原蛋白、弹性蛋白或纤连蛋白纤维交联变硬,以及黑色素生成增加,是导致人体衰老的元凶之一。
研究表明,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程度与原花青素浓度呈负相关性,且抑制AGEs的生成远高于同等浓度AG的效果。
抗皱
皱纹的出现,即是皮肤老化、被氧化的表现。皮肤衰老主要是胶原蛋白流失、弹力纤维减少,皮下组织变薄、萎缩。原花青素可以与胶原通过氢键、离子键、共价键等发生反应,从而增强胶原活性。
研究发现,原花青素交联能阻止胶原酶松解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从而提高胶原的抗酶解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稳定性。
防晒
原花青素对紫外线 (UV) 280nm处有强吸收作用。外用葡萄籽原花青素可以降低射线照射后皮肤的Fas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使之接近正常皮肤值,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日晒损伤。
文章来源:食品研发与生产